问题 | 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重要性 |
释义 | 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及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向劳动仲裁单位投诉,提供相关证据,填写申请表格。法律后果包括责令改正和赔偿金,以及合同解除和经济补偿。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这是《劳动合同法》38条、46、47条规定的,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 劳动仲裁的申请流程: 1.劳动仲裁单位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劳动监察投诉不收费; 2.投诉时,需要携带劳动者身份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牌、工作证、劳动合同等资料; 3.到劳动监察投诉时,填写一份投诉申请即可(劳动监察有申请表格); 4.一般劳动监察在60天内处理完毕,如果证据充分,事实清楚,很快就会有处理结果,若遇上盘根错节的公司就需要看当地劳动监察的执法力度。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法律后果 法律后果一:责令改正+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若要获得此种权利保障,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寻求权利救济。 法律后果二:合同解除+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若要获得此种权利保障,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寻求权利救济。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申请解决纠纷,劳动仲裁单位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投诉不收费。劳动仲裁一般在60天内处理完毕,如果证据充分,很快就会有处理结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包括责令改正并加付赔偿金,以及劳动合同解除并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寻求权利救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