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如何划分 |
释义 | 密切接触者是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例如办公室的同事、同班同学、同机的乘客等。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可以用A、B、C、D来打个比喻。如果A是确诊病例,B与A曾在一起生活、工作、吃饭等,就是密切接触者。而C与B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就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那C就是次密切接触者。D则是与A和B有过交集,但没有过密切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指与病毒(其中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其中包括: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2、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3、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4、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5、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6、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7、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8、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次密切接触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切接触者,这类人群是指与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首次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其中,与密切接触者频繁接触的家人和同事是重点人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第二十条第一款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