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决策程序的概述 |
释义 | 合法决策程序包括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公布决策。承办单位需广泛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信息、充分协商,拟订决策草案。征求民众意见可通过座谈会、书面征求、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法律分析 提出决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公布决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重大行政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有关信息、充分协商协调的基础上,拟订决策草案。采取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问卷调查、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征求民众意见。 拓展延伸 行政决策程序的步骤和要点 行政决策程序的步骤和要点是指在行政机关进行决策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程序和关键要素。首先,行政决策程序通常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和分析、制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决策选择、实施和监督等步骤。其次,要点包括明确决策目标、合法性和程序公正、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参与和听证、权衡利弊以及风险评估等。行政决策程序的步骤和要点的遵循有助于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以促进行政决策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结语 通过提出决策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等程序,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得以确保。同时,行政决策的步骤和要点的遵循也有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促进公众的参与和听证。行政决策程序的有效实施和监督将有助于保障决策目标的实现,权衡利弊,减少风险,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法律依据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十五条决策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承办单位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途径,公布决策草案及其说明等材料,明确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期限。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原因需要缩短期限的,公开征求意见时应当予以说明。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