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先把别人的东西拿错,能报警找人吗?
释义
    可以报警处理,对方涉嫌侵害他人权利,可以索要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请问,吵架的时候打坏了别人的东西,对方报警要拘留吗?
    可以报警其次不管是认识的人打的还是是不认识的人打得,都应该先报警,由警方调查事情经过,比如你的陈述,旁观者的证词,你是不是有伤,矛盾的起因等等.处理上也不是一定要处罚,你们双方能达成赔偿协议,也可以不给予处罚。当然也有由于证据不足或嫌疑人无法查找而无法处理的情况,证据不足,指的就是人证或物证不足以认定案件事实.比如2个人,一个人说对方打了他一巴掌,另一个人说没有,在没有其他人作证,并且由于那一巴掌不重没有留下痕迹的情况,就无法认定另一方确实打了人,而不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这里不要求受害人的伤势达到什么地步,只要有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行为就可以处罚。
    别人偷我的东西,找出证据是否应该报警
    建议报警处理。法律上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没证据就不能认定人家偷东西。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当事人存在犯罪行为的举证责任在于形式侦查权的机关(公安机关),在刑事自诉案件中,由提起刑事自诉的原告人承担举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去敲别人家门,主家开门以后,进去了以后找人算非法入室吗?
    非法入室即使什么都没做,也会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未经住宅主人许可或有权机关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就已经属于非法入室。所以是否在入室后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并不影响判刑。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1、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经要求或教育仍拒不退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全的,可以进行立案;2、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毁损、污损或搬走他人生活用品,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进行立案;3、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停尸闹事,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进行立案;4、非法强行侵入并封闭他人住宅,致使他人无法居住的,可以进行立案;5、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进行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对方借助别人的名义使我自愿转钱,可以报警吗?
    只要能证明是诈骗,自愿转账报警也是有用的。诈骗即是掩盖真相,让对方产生错觉,自愿把自己的钱交给对方。所以自愿转账符合诈骗。当然,诈骗也需要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可以依法进行追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你好,偷了别人的东西,对方要求偷一罚十怎么办?
    盗窃他人财物的的处罚:1、行为人盗窃他人财物的,盗窃数额较大或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持械盗窃、扒窃行为的,构成盗窃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犯罪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处3-10年有期徒刑;3、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该内容由 冯莹莹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