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什么原则 |
释义 | 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1.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民事主体包括哪些 民事主体包括以下: 1、拥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 2、 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3、个体工商户; 4、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二、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有以下: 1、理论理性。行为人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 2、实践理性。行为人有辨别善恶的能力。 总之,基于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公法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 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者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社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适用法律规范不同: 民事责任适用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责任适用行政法律规范 3、承担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有: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4、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再由法院判决 追究行政责任是在确定行政责任的基础上,有权追究行政责任的机关强制负有责任的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履行一定义务。有权追究行政责任的机关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