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的土地管理实行何种措施? |
释义 | 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1、我国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属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土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该组织的全体农民占有属于该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经营、管理权。 4、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一、如何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1、做好土地管理的法律保障工作 要加强土地管理,首先要从完善法律保障做起。土地管理涉及范围广,牵涉到许许多多方面的利益,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就难以保障管理力度和管理效果。国家土地部门、各级政府要结合我国和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2、健全土地管理工作考核机制 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针对当前许多政府部门过于追求经济指标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科学发展观和依法行政的理念落实到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 3、完善土地规划,引导土地的科学利用 土地规划是土地管理利用的基础和蓝图。针对我国土地规划缺位或变动频繁的实际情况,要提高土地规划制定的科学性,维护土地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地方不得随意改变土地利用规划,防止因缺乏规划导致的土地利用混乱,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4、加强动态巡查和跟踪管理。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土地管理工作,探索实行土地协管员制度,明确职责和选拔范围,强化审核把关与培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