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转让给非村民?
释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外村人需满足条件:双方需签订书面合同,转让需得到发包方同意。未经同意转让的合同无效。在条件相同情况下,成员主张优先权应支持,但需在公示期内提出或在两个月内开始使用土地后提出。
    法律分析
    土地经营权可以流转给外村人,但要符合以下条件:
    根据《土地承包法》第37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13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流转价款、流转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主张优先权的,应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在书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内未提出优先权主张的;
    (二)未经书面公示,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开始使用承包地两个月内未提出优先权主张的。
    拓展延伸
    非村民是否有权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根据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人依法取得的权利。非村民通常不符合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资格条件,因为该权利主要面向农民群体,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非村民可能通过租赁、合作等方式参与农业生产,但并不直接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非村民一般无权直接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参与农业经营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发展的目标。
    结语
    根据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权利,非村民通常不具备取得该权利的资格。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非村民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参与农业生产,但并不直接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安排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发展的目标。因此,非村民在农业经营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地参与农业活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流转价款、流转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主张优先权的,应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在书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内未提出优先权主张的;
    (二)未经书面公示,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开始使用承包地两个月内未提出优先权主张的。
    第十三条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但发包方无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态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