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点
释义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在认识因素上的区别是直接故意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二者相同之处在于认识因素上都明确认识到危害结果,意志因素上都不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然而,在立法和司法上,不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而统称为故意。
    法律分析
    一、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
    (一)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
    (二)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
    二、直接故意成立的条件是怎样的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对称。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
    成立条件是:
    (一)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二)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相同的地方
    (一)在认识因素上,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二)在意志因素上,二者都不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此外,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分类只是犯罪故意内部的一种理论分类,在立法上确定罪名和司法上使用罪名时,都不使用这两个概念,统称为故意。如故意杀人罪不能分别称之为直接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
    结语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属于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意志因素上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同之处在于,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明确知道危害结果必然或可能发生,并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放任结果发生。直接故意成立的条件是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都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立法和司法中,不会使用这两个概念,而是统称为故意。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