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上诉就不存在原告和被告了。双方法律地位都是上诉人,互为被上诉人。原告、被告属于一审中诉讼主体的称谓。二审会确定其中一人是上诉人,另一人是被上诉人,然后正常审理案件。双方均上诉应该分别缴纳上诉费,实际上二审的上诉费用是由二审法院收取的,但是上诉的程序是,首先当事人需要自己向一审法院提交上诉状,并且按照一审法院开具的上诉费用缴纳通知书来缴费才能完成上诉的程序。在当代的社会,现在很多人对于上诉的程序等问题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通常情况下,上诉是需要提交书面的上诉状,之后按照一审法院的要求在七天内缴纳上诉费,只有缴纳完毕上诉费,才能继续的进行上诉的程序,否则就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提起上诉的,均列为上诉人。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确定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