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缓刑后,司法局还要如何办手续 |
释义 | 一、法院判缓刑后,司法局还要如何办手续 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以后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判缓刑后的注意事项:一、如果没有其他犯罪,办案单位不会再传唤你。二、缓刑考验期应注意事项:1。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2。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你在哪里,在做什么。3。按照规定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就是你要参加打扫卫生。你只要参加,如果出什么问题,那是司法所的事情,没参加,出什么问题那是你的事情。4。按规定到所参加,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5。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6。千万不要离开你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7。千万不要再犯罪,要不然撤销缓刑,收监。8。警告只要三次,不汇报,不参加社区服务、,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机不随身携带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计三次,三次后就可以收监了,千万要小心。 二、缓刑的适用对象 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例如,有的虽然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徒刑,但根据其具体情节和为了教育其本人,预防其再犯罪,有必要付诸执行的,不能缓刑。或者本人虽有悔改表现,但判刑较重也不应当适用缓刑。 此外,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犯罪人员被判处缓刑之后会有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犯罪人员要接受社区矫正。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较为简单,犯罪人员只需要携带相关的材料到司法局报道办理入轿手续,之后再定期到司法局报道即可。缓刑只适用于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的犯罪人员,如果是累犯,不适用于缓刑。 我国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我们如果不小心触犯了法律,是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我们可以向法院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