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应扣未扣是偷税漏税。 扣未扣是一种偷税漏税行为。根据税收法规规定,企业在向员工发放工资时,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等应扣款项从员工工资中直接扣除并代扣缴纳,而不能私自拖欠或者少缴。如果企业没有按照规定代扣代缴,或者私自扣留员工应得的工资,就构成了偷税漏税行为。应扣未扣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 1、企业没有按照规定代扣代缴,或者代扣代缴不足; 2、企业或员工提出了异议,导致应扣未扣的情况; 3、企业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等款项时出现了错误或者遗漏。 偷税漏税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不申报或者少申报应纳税收; 2、不缴纳或者少缴纳应纳税款; 3、不开具或者虚开发票等假单证; 4、转移利润等避税行为; 5、违规抵扣税款等行为。 综上所述,企业和个人在税收征管中应当遵守税收法规,按照规定纳税申报,并及时支付应缴纳的税款,避免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