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新的公产房继承规定和获取方法 |
释义 | 本文探讨了公产房的最新继承政策和取得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指自然人过世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公产房最新规定禁止承租权继承。共有三种取得公产房的方式:一是单位福利分房而取得的公租房承租权,只有使用权,不能继承;二是拆迁而取得的承租公房;三是购买公房取得房产所有权,拥有房子的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因此也可能产生继承等问题。 法律分析 一、公产房的最新继承政策 公产房最新规定禁止承租权继承。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指自然人过世时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法律规定或性质,某些遗产不得继承。 公有住房居住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可以继续履行租赁合同,但前提条件是,共同居住人有本市户口且共同居住两年以上又无其他住房。如果有2人以上符合共同居住人条件的,由共同居住人协商确定承租人,到公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更名手续。 二、公产房的取得方式 公产房的取得方式有: 1.由单位福利分房而取得了公租房的承租权。公房是否能继承,要看我们是承租人还是所有权人。就第一种方式取得的公房我们只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 并且按照法律相关的规定,遗产一般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的个人合法财产,对于公产房承租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并不在遗产范围,因此也不能继承。 2.基于拆迁而取得的承租公房。 3.通过购买取得了承租的公房。这种方式取得房产就拥有了房子的所有权,拥有房子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的权利,因此也会产生继承等。 拓展延伸 公产房可以买卖吗 公产房可以买卖,但部分不可分割的住房或者学校、科研用地就不可以进行买卖。所谓公产房是指公有住房,按照产权人的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直管公有住房,是指由政府接管,国家经租、收购、新建、扩建的住房。第二种是单位自管产。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单位所有的住房,俗称企业产。第三种公产房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产权人,分配或者出租给单位员工居住使用的房屋。前两种可以上市交易。 结语 公产房的最新继承政策已经出来了,禁止承租权继承。而公产房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单位福利分房而取得的公租房的承租权,二是基于拆迁而取得的承租公房,三是通过购买取得了承租的公房。对于这两种方式取得的公房,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不能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