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包括什么 |
释义 |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国内法、国际条约: 1,国内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包括: (1)法律,主要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行政法规,主要包括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 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 (3)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行政规章。 (5)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2,国际条约中知识产权法律主要包括: (1)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 (2)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3)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4)世界版权公约; (5)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知识产权的英文为“intellectualproperty”,也被翻译为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中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知识产权的救济手段 临时措施是指法院在对案件的是非曲直做出最终判决之前,先行采取的保护当事人利益的措施。这种措施在许多情况下对于制止正在或即将实施的侵权行为、保存重要证据、防止损害后果进一步扩大和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三条 【知识产权的定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