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释义 |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期满后党支部应讨论是否转为正式党员。表现优秀者按期转正,需要继续考察的可延长预备期,不合格者将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违纪轻微者可延长预备期,严重者取消资格。转正、延期或取消资格需经支部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批准。转入党组织的预备党员需经严格审查,无法认定的需上级批准。 法律分析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预备期是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的。 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三十二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当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三十五条预备期未满的预备党员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当及时报告原所在党组织。原所在党组织应当及时将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接收预备党员的党组织。 党组织应当对转入的预备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无法认定的预备党员,报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批准,不予承认。 拓展延伸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多久?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通常是一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规定,预备党员需要在预备期间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具备成为正式党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预备期内,预备党员需要积极参加党组织组织的各类活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增强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此外,预备党员还需要参加党内组织的民主评议和考察,接受党的组织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预备期是一个重要的培养和选拔阶段,通过预备期的严格考核和培养,能够筛选出合适的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结语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党组织对其进行培养和考察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预备期为一年。在预备期内,预备党员应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预备期满后,党支部将对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转为正式党员。对于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预备党员,可以延长预备期。同时,对违纪情节较轻的预备党员,可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预备党员的转正、延期或取消资格需经支部大会讨论和上级党组织批准。预备期是选拔合适人才加入党的重要环节,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十九条 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除主席以外的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依照宪法的有关规定提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修正):第三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委员长会议、国务院总理的提请,可以决定撤销国务院其他个别组成人员的职务;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请,可以决定撤销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个别组成人员的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章 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第八条 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