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三种责任的差异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区别在于定义、分类和构成的主观要件。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这些责任的产生原因和适用范围不同,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旨在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国目前的犯罪年龄规定既科学又合理。 法律分析 一、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是个人或者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分类不同 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5种主刑,还包括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主刑合并适用。 3、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同 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和对于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不同。由于刑事责任重在惩罚,因此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的影响非常大,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补偿性,但相较于刑事责任要轻得多,主要看它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大的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年龄怎么划分的?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三)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法律上之所以规定这样的犯罪年龄段,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他们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着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中国目前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也是合理的。 这三种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同,适用的范围不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在此情况下,触犯法律上规定的8种罪行,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否则不需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法律上明确刑事责任年纪是为了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结语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在定义、分类和构成要件上存在明显区别。民事责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而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在中国法律中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阶段,旨在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并以教育为主导,惩罚为辅助。这样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既科学又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章 健康促进 第七十五条 国家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和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 国家鼓励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正):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