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及交通事故逃逸,不知情者是否犯法? |
释义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明知有交通事故而逃离现场、无责任认定下驾车离开现场、酒驾无证离开现场后返回、送伤者后未报案离开医院、伪造信息离开医院、调查期间逃匿、否认事故却有证据、强行离开现场未留真实信息。 法律分析 在实践中,以下行为将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第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第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第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第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第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第八,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逃逸:法律责任与不知情者的法律保护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对于肇事者来说,法律会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对于不知情者来说,其是否犯法却存在一定的争议。根据法律规定,不知情者在事故发生后积极配合调查、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可以获得法律保护。法律倾向于保护不知情者的合法权益,但也要考虑其在事故中是否存在过失或疏忽。因此,不知情者不一定会承担法律责任,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明知事故发生却故意逃逸,可能会被视为犯罪行为。综上所述,交通事故逃逸中,法律责任与不知情者的法律保护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的。 结语 交通事故逃逸涉及到交通法规的违反,肇事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对于不知情者来说,他们是否犯法存在一定争议。根据法律规定,不知情者积极配合调查、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后,可以获得法律保护。法律倾向于保护不知情者的合法权益,但也需考虑其是否存在过失或疏忽。因此,不知情者不一定会承担法律责任,但在明知事故发生后故意逃逸等特定情况下,可能构成犯罪行为。综上所述,交通事故逃逸中的法律责任与不知情者的法律保护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