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公租房有年龄限制吗 |
释义 | 有限制,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公租房禁止转租、转借。其中规定了6种承租家庭禁止的行为,包括:将承租住房转租、转借;擅自改变承租住房居住用途;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承租住房内居住;连续3个月以上未按期交纳租金等。“这6种情况只要出现1种,公共租赁房就要收回。 公租房申请要求: 1.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2.公租房申请资料:本人手写申请书(黑色水性笔书写,签名按手印);申请人+共同申请人(除申请人之外的家庭成员或合租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两面);申请人+共同申请人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婚姻证明:单身/离异/丧偶的,需民政局婚姻登记机构开具单身证明;离异人员离婚协议书,房屋财产分割证明(法院判决);已婚人士的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收入证明(所有成员均须出具,证明要求原件)。 4.有工作单位人员,工作收入证明(申请社区发放)+近12个月工资存折明细/银行对账单(要求:加盖单位公章及财务章);灵活就业人员,单位证明(注明: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无业人员,本人书面说明,门栋组长+居民代表证明+居住地社区+街道核实后盖章。 5.在校学生,出具学生证+在校证明(注明:入学时间,全日制/自修,大专/本科,学制年限);就业年龄段居民,均须出具有无缴纳社保、医保凭证。 6.房产证明:户籍地房产证明;租住房屋的家庭或个人,房屋备案证明(居住地社区警务室办理);借住亲友房的家庭或个人.借住房屋的房产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房主户口以及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居住地居委会开具借住证明(注明亲友关系及时间)。 7.有以下情况者,需出具以下证明:如户口与房产证地址不一,需出具同一地址证明;本市户口迁入满一年,需提供迁出地相关房产证明及房主户口首页+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 法律依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的意见》 三、加大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力度 (一)保障范围和目标。各地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根据财政承受能力,重点保障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以及重点发展产业符合条件的青年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具体准入条件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合理确定,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可设立最长保障期限,重在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要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搞清需求,合理确定公租房供给数量、租金标准等。 (二)保障方式和标准。实物保障以配租集体宿舍为主,以小户型住宅为辅。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根据用工数量,在产业园区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中,可通过集中建设或长期租赁、配建等方式,增加集体宿舍形式的公租房供应,面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按照国务院规定开展试点的城市,企业(单位)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在符合规划、权属不变的前提下,可建设公租房,面向本单位职工出租,促进职住平衡。租赁补贴发放范围、补贴标准等由各地因地制宜确定。 (三)准入、使用、退出管理。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政府筹集的公租房主要面向其用人单位定向供应,职工向用人单位提交申请。用人单位依照当地有关规定,协助住房保障等部门对职工保障资格进行审核,对定向供应的公租房进行分配,切实履行对入住职工的管理责任,并督促不再符合条件的人员退出保障,确保公租房合规使用。研究制定面向用人单位定向供应公租房的管理办法,并指导用人单位制定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