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单方承诺书不是完整的合同,只是合同中的一个阶段。单方承诺用法律术语可解释为一种要约行为,也可解释为承诺行为,这都是合同成立的一个阶段,如果只有要约或只有承诺,都不构成完整的合同。 一、怎样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 订立合同一般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即为发出缔结合同建议的行为,要约一经发出,提议人即受到自己建议的约束,表明提议人在对方的有效答复期内,负有和对方订立合同的义务,违反该项规定造成对方损失,有赔偿损失的责任。 承诺是对提议人的建议予以答复的行为,答复应是对提议人的提议内容完全同意的答复,有新提议不算答复,只能构成答复人的新要约。 答复一经向提议人表示,表明订立合同的阶段结束,合同成立,这时不按合同的要求履行义务即构成违约责任。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二、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有哪些区别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区别如下: 1、法律规则的判断标准不同,合同是否成立是事实问题,根据合同规则作出成立和不成立两种事实判断;合同是否有效是判断法律价值的问题,根据合同生效规则的判断是价值评价判断,包括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等; 2、作用的阶段不同,合同的成立标志着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合同的生效则表明合同履行阶段即将开始,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据; 3、法律效力不同,合同成立的法律效力是要约人不得撤回要约,承诺人不得撤回承诺,但要约人和承诺人的权利义务尚未得到法律认可,仍处于不确定状态;合同生效是法律对当事人意思的肯定评价,表明当事人意思符合国家意志,当事人设定的权利义务受国家强制保护; 根据相关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三、涉外合同到底有哪些个法律问题 由于一个涉外合同往往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各国对合同的各方面所作的具体规定不同,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法律冲突,主要表现在: (一)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能力 主面有的国家规定18岁为成年年龄,18岁以上的当事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而在其他国家中,有的规定只有达到19岁,甚至25岁的自然人才有缔约能力。 (二)合同的形式方面 合同只有符合法定的要求,在形式上才具有效力。有些合同还需要登记或批准。由于各国法律对合同的形式有不同的要求,在涉外合同中,仍会发生法律冲突。 (三)合同的成立方面 英美法国家一般认为,承诺人只要把表示承诺的函电发出,合同即告成立;而大陆法系国家则认为,只有要约人收到了表示承诺的函电,合同方告成立,承诺到达的时间和地点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四)合同的内容方面 合同的内容要合法这是各国对合同生效所要求必须具有的一个条件。由于各国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所做的规定不同,也会发生法律适用冲突。 (五)合同的解释方面 合同的解释,即涉及文字语义方面的解释,也涉及法律效力方面的解释。前者属于事实问题,后者属于法律问题,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性质和内容,对这些问题都需要确定一个合同解释的规则。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一条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