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在谁? |
释义 | 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内容不合法、意思表示不真实以及合同形式不合法。根据《劳动法》第18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引起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 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如约定工作内容为制造冰毒、假钞等。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3.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分配与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分配与法律依据是一个涉及劳动法领域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时,责任的分配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方可能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其次,法律也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如双方签订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责任可能由违约方承担。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机构,当发生劳动合同无效争议时,双方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因此,根据法律依据和具体情况,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分配将依法进行判断和处理。 结语 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无效劳动合同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的原因包括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内容不合法、意思表示不真实以及合同形式不合法等。当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时,责任的分配主要依据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双方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合同无效争议。根据法律依据和具体情况,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分配将依法进行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