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不辞而别(自动离职),劳动合同是否自动解除? |
释义 | 不会自动解除,但用人单位尽到必要的通知义务后,可以根据规章制度的“旷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为规避企业风险,HR可采用以下方式:1、首先在与员工签署的劳动合同中,应当包含员工的有效通讯地址,并约定送达效力(“寄送至该地址的一切法律文书,即视为送达劳动者本人”)。2、劳动合同或经员工学习签收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纪律规定等文件中,明确约定“员工旷工达到一定天数时,属于严重违纪行为,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以电话/书面通知/邮件等形式通知员工返岗,尽到必要的通知义务。4、至此,员工仍不予回复或拒不返岗的,用人单位则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通知员工完成交接手续。如员工不配合交接工作致单位受损,单位有权追偿。5、用人单位应保留通知员工的全部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返岗通知函、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邮件记录、通话记录、快递单号、签收信息、拒收信息等)。风险提示: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员工不辞而别(自动离职)后,尚未发放的工资公司能否不予发放? 不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非有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也就是说即便是自动离职,公司也没有理由和权利扣除工资。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劳动者已提供劳动部分对应报酬不应被剥夺。若用人单位有条件支付剩余工资的,应及时足额支付,并通知劳动者前来领取工资,若劳动者未按通知前来领取,用人单位不承担工资拖延的责任。若存在工资支付障碍的前提下(例如无工资卡、无法联系本人),用人单位可以暂缓工资支付。如果企业联系不上员工,可以视作旷工处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一般都会规定旷工多少天属于严重违纪,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严重违纪,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给员工发出一个书面通知,通过EMS快递送达员工处,从而免除后顾之忧。风险提示: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对不辞而别的员工,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公司如何操作才可避免员工不辞而别的风险? 员工不辞而别后,企业只要按照以下步骤做完,风险就可以化解了。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经过民主程序,加入条款连续旷工三天属于严重违纪,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任何补偿。二、员工不辞而别次日向员工预留地址邮寄盖章《到岗通知书》,同时迪电子版发微信、QQ、邮箱等,催告其返回公司正常上班,告知其如有特殊情况,需履行请假手续并提交相应的证据,并告知逾期不返的后果。三、《到岗通知书》期限到后未返岗的,继续同样形式和途径发送《警告函》,警告员工目前属于旷工行为,限其收到《警告函》后最晚次日返岗并对脱岗行为进行合理解释,无适当理由的视为旷工行为,将按照公司制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四、《警告函》期限到后,公司通知工会,请求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工会同意后,继续同样形式和途径发送《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通知员工公司已完成告知、警示等程序,员工依然不返岗且无任何回应,公司依照相关制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风险提示: 一、公司没有工会的,可以向上级工会请示,上级工会一般也不会回应,但是有这个请示动作就够了,证明公司履行了工会手续。二、注意邮寄是使用EMS,因为员工拒收后EMS会有回执单贴在信封上,证明企业履行了告知和催告程序,其他快递公司拒收后没有纸质证据。三、保留好员工的考勤记录,以便以后争议时作为证据存在。四、员工入职时劳动合同填写的地址一定要具体到门牌号,并且在合同里注明此地址作为公司向其邮寄文书等法定文件的指定地址,如有变动员工应该书面申请变更,否则视为有效送达地址。 劳动者不辞而别,却主张被企业口头解雇,企业该如何做避免? 保留员工旷工证据(考勤不得以电子档记录,缩短考勤签收周期,尽可能让员工每天签收自己的考勤),达到严重违纪的,发通知至其通讯地址,规定什么时间后做自离处理,保留邮政送达回执。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风险提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劳动者不辞而别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1)企业HR应做好辞职报告的妥善保管。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提出辞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企业HR务必要求员工提交书面辞呈或辞职报告,并且予以妥善保管,以免员工口头提出辞职,离职后又反悔,要求回单位上班或以单位辞退为由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2)如果员工突然辞职或不辞而别,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员工就相应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发生上述情况,企业HR应注意收集和保留好证据,第一时间提出请求或诉诸法律。风险提示: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员工什么情况算自动离职 自动离职是劳动者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以下情况:1、劳动者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2、劳动者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3、劳动者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风险提示: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