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毒种扩散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立案标准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的,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暴发的,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等,应当立案追诉。 一、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有期徒刑到法院多长时间 根据刑法规定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多人重伤或者死亡等后果特别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应当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 二、中国刑法传染毒种扩散罪如何立案 传染毒种扩散罪立案: 1、导致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播; 2、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发; 3、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 4、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 5、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情形。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意传播艾滋病构成什么罪 故意传播艾滋病构成什么罪,具体分析如下: 1、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出于伤害他人、使他人传染上性病的故意,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使他人传染上性病的,不能定传播性病罪,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2、如果行为人故意通过让人使用污染艾滋病毒的针头、血液或血制品,甚至用污染艾滋病毒的针头来刺伤他人等行为,应按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