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可以宽容地对待有谅解书的罪犯? |
释义 | 谅解书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至40%。根据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40%以下,积极赔偿但未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30%以下,取得谅解但未赔偿的可以减少20%以下。但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抢劫、强奸等犯罪,应从严处罚。 法律分析 有谅解书的,一般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至40%以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三条第9款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处罚。 拓展延伸 宽容与社会复原:对有谅解书的罪犯的再融入与重建 在社会中,对于有谅解书的罪犯是否可以宽容地对待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宽容是一种人性的表现,它体现了对他人过错的理解和接纳。对于有谅解书的罪犯而言,宽容的态度可以为他们提供机会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重建。通过给予他们第二次机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反思行为,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这种宽容的态度有助于罪犯重建自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为他们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然而,宽容并不意味着对罪行的轻视,而是在保护社会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合适的机会和资源,帮助罪犯走上正道。宽容与社会复原的关系密切,它为有谅解书的罪犯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和谐与发展。 结语 有谅解书的罪犯,若能得到宽容,可为其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实现社会复原。宽容并非轻视罪行,而是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合适机会和资源,帮助罪犯走上正道。这种人性的表现有助于罪犯重建自尊、树立正确价值观,并创造积极社会环境。宽容与社会和谐与发展息息相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