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诉人含义是什么
释义
    公诉人是指不用当事人而是由国家司法机关来直接提起诉讼,在中国主要由人民检察院的司法人员来担任,也就是说,在人民检察院担任诉讼的人,就是公诉人。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进行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基本职能。公诉人的主要职责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进一步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并通过举证、质证和辩论,使合议庭确认公诉机关对被告人的指控,依法宣判被告人有罪并处以相应的刑罚,公诉人还肩负着监督法庭审理案件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重要职责。出庭支持公诉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能否使被告人认罪伏法,实现公诉的法律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声誉,也就是说能否通过支持公诉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使旁听群众受到法律教育,树立人民检察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威信。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诉人,必须具有“正、准、稳”三个基本的素质要求。
    一、寻衅滋事简易程序
    涉嫌寻衅滋事罪的简易程序如下:
    (一)法官询问核定被告人身份、确认所有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
    (二)法庭调查: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指控事实。
    2、公诉人询问被告人,辩护人询问被告人,法官询问被告人。
    (三)举证质证:
    1、公诉人举证、展示犯罪证据,被告人及律师逐一对证据提出质证意见。
    2、被告人及律师进行举证及证据出示(如有)。
    (四)法庭辩论:
    1、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指出犯罪事实应当承担刑事处罚,提出量刑建议。
    2、被告人及律师发表辩论意见。
    (五)被告人的最后陈述。
    (六)休庭,法官与人民陪审员(如有)合议量刑,当庭宣判,或择日宣判。
    (七)法庭释法和法庭教育。
    二、故意伤害罪开庭受害人需要出庭吗
    不需要,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法律没有要求出庭。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