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反不正当竞争的商业机密是什么 |
释义 | 1、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不当手段获娶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和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包括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个人,在权利人单位就职的职工)披露、使用和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娶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指的是什么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1.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行为:虚假广告、泄露商业秘密和侵犯名誉。 2.侵犯域名权的行为:抢注和混淆。 3.侵犯网页著作权的行为:抄袭和淡化。 4.侵犯内容著作权的行为:网络传播和复制。 5.以链接为手段的行为:深层链接和加框链接。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二条规定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了以下不正当竞争行为: (1)采取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行为; (7)公用企业或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 (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9)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 (11)串通投标招标行为。 如何防止经营者出现不正当竞争 通过下列方式方式经营罪不正当竞争: 1.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体系。 2.企业要提升法律意识,要勇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企业自身内部的管理,防止对手从企业内部攻破。 3.加强社会监督,尤其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的监督。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什么?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念是什么?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 所谓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为获得交易机会、占有市场优势、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其他竞争者为对手而从事的较量。竞争给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有竞争就会出现不正当竞争。所谓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在经济生活中,不正当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商业贿赂、制售假冒产品、制作发布虚假广告、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等等。竞争者会采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择手段以达到利己的目的,有很多的商家会去运用这些手段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就会被扭曲,甚至被扼杀,健康的经济秩序受到破坏,其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是不可挽回的。 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内容是什么? 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四个条件: (1)商品必须通过市场而不是通过行政分配提供; (2)价格必须反映出从长远来说哪些商品相对短缺,而不能按计划来确定; (3)必须存在竞争,不能出现垄断,否则生产率便无法提高; (4)经理必须按市场规律,而不能按国家机构的规定办事。即市场经济需要取消计划和行政干预;反对垄断。 因此,自由竞争不被扭曲,需要两个前提: (1)所有竞争者在平等地位上进行竞争。 (2)竞争者之间公平诚实地进行竞争。为满足第一个条件,需要最大限度地取消一切非市场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来自政府干预的因素(但不等于取消政府干预),让竞争者平等地进入竞争的市场。为了满足第二个条件则不允许任何竞争者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因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不是限制竞争或使竞争按照某一固定模式或标准进行,而是要保证经济活动必须严格在竞争的体制下进行,它保护的是公平竞争。 广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两类行为: ①通过垄断,兼并对贸易加以限制或利用经济优势地位消灭竞争的行为; ②损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利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在不同的国家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或称公平贸易法;针对垄断和消灭竞争行为颁布反垄断法或称反限制性商业惯例法。 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包括的具体行为如下: 1.混淆行为; 2.虚假宣传; 3.商业贿赂; 4.侵犯商业秘密; 5.低价倾销; 6.不正当有奖销售; 7.诋毁商誉。 该内容由 李光伟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