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孩子的姓氏如何处理? |
释义 | 离婚时,双方对子女姓氏问题无法协商一致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离婚后,要改变孩子的姓氏,需要得到父母双方的书面同意,并在孩子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改姓。如果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需要满足严重疾病、伤残或不尽抚养义务、虐待等条件。变更抚养权不能要求重新分割财产。 法律分析 离婚时,如果对于子女姓氏的问题双方协商不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离婚的时候就子女姓氏问题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子女姓氏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调解。离婚后给孩子改姓需要: 1、征得孩子父亲或者母亲同意,获得书面的同意证明; 2、携带户口本、身份证、离婚证到孩子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改姓。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一方患病或者伤残,必然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照料,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是“如何变更抚养权?”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变更孩子抚养权问题。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有的父母离婚时争夺抚养权不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为了在财产分割或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对孩子不管不问,不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有的还甚至对孩子打骂虐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更抚养权?关心孩子成长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但是,变更抚养权不能要求重新分割原有的共同财产。 拓展延伸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姓氏的争议如何解决?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姓氏的争议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维护孩子的利益和家庭的稳定。首先,父母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姓氏。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法院将根据孩子的最佳利益原则来做出决定,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社会认同等因素。此外,父母也可以考虑使用双姓、连字符姓或者其他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平衡双方的权益。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关键是以孩子的福祉为重,确保他们在离婚后能够获得稳定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结语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姓氏的争议是个敏感复杂的问题。解决需综合各方因素,维护孩子与家庭稳定。可先协商达成共识,找到双方接受的姓氏。协商不果,可寻法律帮助。法院将综合考虑孩子最佳利益,包括身心健康和社会认同等因素。也可考虑双姓、连字符姓等创新方案,平衡双方权益。关键是以孩子福祉为重,确保他们离婚后获得稳定健康成长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六条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衍生问题: 公民要求变更姓名的具体条件是什么?(1)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2)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