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维权购买假货? |
释义 | 在网购中购买到假货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先与卖家协商退款。如卖家不同意退款,消费者可收集证据并与店铺和第三方平台协商,要求退款和赔偿。如果协商不成,消费者可通过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第三方平台也应对店铺进行管理,要求赔偿并销毁质量问题商品。购买假货的行为构成消费欺诈,违法者将面临法律处罚。消费者应选择信誉保障的电商进行购物,如购买到假货可向经营者索赔。 法律分析 先到工商、消协投诉,一般工商、消协会在中间调解,若调解后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则只好通过法院起诉了。当然也可以不通过工商、消协,直接到法院起诉,搞商家消费欺诈,双倍赔偿。 1、如果你在签收的时候就看出来是假货,建议大家直接拒收商品就可以了,一旦签收之后退款不如直接拒签省事。收到货后如发现是假货,先跟卖家协商退款。 2、如果卖家不同意退款,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收集有关假货的证据,拍照也好请有关部门鉴定也好,只要能证明物品是假货就可以了。证据足够有说服力的话淘宝是会准许退款的,你按照地址把货物发回去,收到退款后不要这么轻易就算了,我们可以点击申请售后来索取你退货的邮费。如果卖家有假一赔三的特色服务,我们还可以要求卖家进行三倍赔偿。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电商交易平台上举报卖家的假货商品。 3、如果在网上买到假货,卖家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交易平台作为第三方,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明知店铺的欺诈行为而无作为,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在明知情况下售卖假货,已经形成了消费欺诈。维权中最方便的渠道,是直接与店铺和第三方平台协商。店铺的销售承诺都是具有法律效益的,需要自行遵守。如果协商不成,他建议消费者在有聊天记录和发票等证据情况下,去法院起诉。并且第三方平台应该对店铺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出现了假货,第三平台应该首先要求店铺对消费者进行损害性赔偿;同时,为防止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再次进入市场,电商平台应该完善相关机制,对于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在退货后应该进行销毁,也可以引入行政力量,政府部门去查处,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销毁、查封,吊销店铺的营业执照。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上购物是比较容易出现购买到假货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还是要消费者们在购物之前选择正规、有信誉保障的电商进行消费。要是购买到假货的话,可以向经营者进行索赔。 结语 通过工商、消协投诉是解决消费纠纷的首选途径,如无法达成赔偿协议,可通过法院起诉。签收时发现假货,建议拒收并与卖家协商退款。如卖家不同意退款,收集证据后可向电商平台申请退款,并要求卖家进行赔偿。卖家售卖假货属于消费欺诈,维权渠道包括与店铺和平台协商,如协商不成可诉诸法院。第三方平台应加强店铺管理,销毁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打击力度。消费者购物前应选择正规、信誉保障的电商平台,如购买到假货可向经营者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标准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