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公诉起诉书的主要内容 |
释义 | 公诉的条件及公诉起诉书的主要内容: 1.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追究刑责。 2.公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 3.检察院应将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移送给同级法院,并按审判管辖规定提起公诉。 法律分析 一、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 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提起公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犯罪事实是指影响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确认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1)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查清的事实足以定罪量刑或者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无法查清的; (2)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符合起诉条件,其他罪行无法查清的; (3)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财物去向,但有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 (4)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中主要情节一致,只有个别情节不一致且不影响定罪的。 对此情形,应当以已经查清的罪行起诉。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以上3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检察院在办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中,发现遗漏依法应当移送审查起诉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补充移送审查起诉;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检察院也可以直接提起公诉。 二、公诉起诉书的主要内容 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的,应当制作起诉书。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首部 包括标题、被告人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 2.犯罪事实和证据 公诉书要写明被告人的罪名、罪状、罪证以及认罪态度。 3.结论 包括起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要写明检察院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分析、认定,反映检察院对被告人所犯罪行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意见。 4.附项 包括:被告人的住址或者羁押处所;证据目录、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证人名单及其住址或者单位地址;鉴定人住址或者单位地址;随案移送案卷的册数、页数;随卷移送的赃物、证物。 起诉案件的移送 检察院对于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并且应当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结语 公诉是检察院根据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经过查清犯罪事实、确实充分的证据,并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告人基本情况、犯罪事实和证据、起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等。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并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