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长遭遇家庭暴力,如何保护孩子权益? |
释义 | 家庭暴力处理方式及离婚赔偿:孩子遭遇家庭暴力可报警或申请保护令,离婚可起诉法院,实施家庭暴力可请求损害赔偿;禁止干涉婚姻自由、重婚、同居、虐待遗弃等行为;离婚赔偿一般不超过10万元,根据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证据收集包括书面材料、出警记录、证人证言、视听资料、书面证据等。 法律分析 一、孩子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处理 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处理方式是可以报警或者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当事人只要证据充分,提出离婚,对方又不同意离婚的,可以起诉到法院离婚,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家暴离婚赔偿金额一般是多少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金额一般不超过10万元,物质损害赔偿可以支付赔偿金等方式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支付精神抚慰金。通常根据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所造成的后果、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三、家庭暴力的证据如何收集 1.在丈夫实施家庭暴力时,应及时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组织、庇护所及所在单位、组织进行制止、劝阻、调解,相应机构制作的书面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提交。 2.公安就出警记录、询问笔录。 3.证人证言。家庭暴力的发生,除双方当事人外,其子女和邻居出具的证言也是认定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有力证据。 4.视听资料。视听资料属于间接证据的一种,其不能单独或者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5.书面证据。加害人在诉讼前出于愧疚、维持婚姻关系等原因向受害方出具的《悔过书》、《保证书》等可以作为书面证据直接向法院提交。受害一方经过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该机构出具的诊断建议或诊断结果也可以作为认定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的证据。鉴定机构关出具的伤残鉴定结论可以与公安机关的报警记录相互印证,以证明其实施伤害的程度。 结语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于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处理,可以采取报警或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等方式。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和虐待,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家暴离婚赔偿金额一般不超过10万元,具体金额根据情节、后果、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收集家庭暴力的证据可包括书面材料、公安记录、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书面证据等。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前,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充分考虑其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