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承担责任仍需负法律责任? |
释义 | 发生伤亡事故后,第一时间报案,由交警认定责任,向保险公司理赔。若构成犯罪,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报警目的是公安机关认定事故原因,划分责任。根据责任大小判定双方承担损失比例。报案时,驾驶员需携带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到保险公司填写《车辆出险登记表》。 法律分析 1、发生伤亡事故后,第一时间要报案,由交警认定责任,向保险公司理赔,但构成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然后报警,报警的目的在于由公安机关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认定。有了事故原因的认定,就可以对事故双方的责任予以划分。然后根据责任大小判定双方承担经济损失的比例。 2、在报案时,驾驶员要做的事有:带上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开车到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理赔部填写《车辆出险登记表》。 拓展延伸 免责条款:在某些情况下不承担法律责任的合理性 免责条款是一种法律约定,用于规定在特定情况下个人或组织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当特定条件满足时,个人或组织可能会被免除法律责任。这种免责条款的合理性是有争议的。一方面,它可以为个人或组织提供一定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另一方面,过度使用免责条款可能导致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对待,削弱了受害人的权益保护。因此,确定免责条款的合理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公共利益、公平原则以及双方的权益平衡。在制定和解释免责条款时,应当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确保公正、合理和公平的结果。 结语 及时报案、保险理赔、刑事责任、经济损失比例划分,是处理伤亡事故的重要步骤。报案后,公安机关认定事故原因,为责任划分提供依据。驾驶员在报案时应携带相关证件,填写出险登记表。免责条款作为法律约定,兼顾保护和公平原则,需综合考虑各方权益。制定和解释免责条款需遵循公正、合理、公平的原则,确保双方权益平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