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副驾驶逃逸,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释义
    交通副驾驶逃逸,是否违法需根据以下情形确定:
    1、副驾座上的人是“乘车人”,与肇事无关,除非他指使驾驶员违章。
    2、乘车人应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有义务提供信息,不得隐瞒、伪造证据,否则涉嫌包庇。
    3、确实不了解情况,无责任。自身也受损失的,也是受害人,也可以获得赔偿。
    二、肇事逃逸致人重伤该怎么判刑
    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怎么判刑,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由于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
    1、犯罪主体。要明确交通肇事罪本罪的主体,也就是造成此事故的人。犯罪驾驶人要是一般人,没有特殊的条件,也就是说得是已经成年了的,且没有相关精神疾病,心智也正常的人。这其中,犯交通肇事罪的人一般有两种:
    (1)在从事与交通相关公职的人员,比如说火车司机、飞机司机、火车变轨人员、管理交通的人员等等,他们没有履行相关职责,一样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
    (2)就是私人驾驶人,某些运输公司的司机,他们在因为过失而造成了很严重的交通事故的时候,也是要被认定为犯罪的主体的;
    2、犯罪客体。要明确犯罪的客体,客体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事故对其造成了破坏的交通秩序以及安全。交通运输的安全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我们这些普通的民众的生命和个人财产,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威胁;
    3、犯罪的主观条件。在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驾驶人因为要明确是因为过失而造成的事故,如果不是,就不能够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也就是说,在事故发生的时候,驾驶人不应该有任何危险驾驶行为,比如说喝酒、超车超速、超载、抢行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得是驾驶人自己的不小心,过失原因。驾驶人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应该是不知道其不经意的行为,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这其实就是交通肇事罪的一个主观条件,即驾驶人没有主观意愿上的为恶想法;
    4、犯罪的客观条件。在客观方面,应该是因为违反了交通治安管理法规,而在交通道路上造成的严重的交通事故,不是的话,也不能够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三、交通规则常识有哪些
    交通规则常识主要有:
    1、过马应走人行道;
    2、骑自行车应走右侧自行车道;
    3、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口的护栏;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5、行驶摩托车的驾驶员和乘坐人员都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
    6、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规定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一、违反交通规则处罚:
    1、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
    2、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 元;
    3、行驶中拨打手机,记3分,罚100元;
    4、行驶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
    5、超速驾驶,记6分;
    6、副驾驶有不满14周岁乘坐的,记6分,罚300元;
    7、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
    8、酒驾,记12分,5年内不得在考取驾照;
    9、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
    二、构成交通违章的条件:
    1、醉酒驾驶机动车;
    2、饮酒后驾驶;
    3、超载或超员;
    4、超速;
    5、无证驾驶;
    6、驾驶拼装或报废机动车;
    7、使用伪造驾驶证;
    8、记满12分继续驾车;
    9、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10、肇事后逃逸;
    11、不给急救车让道扣3分;
    12、无牌照车违章停车 。
    总之,交通规则常识主要有,过马应走人行道;骑自行车应走右侧自行车道;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口的护栏;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行驶摩托车的驾驶员和乘坐人员都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规定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0: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