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以物抵债是银行在无法以货币资金收回贷款时,为降低信贷资产风险,而收回借款人相应实物资产以抵偿债务的行为。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或质押权人依法拍卖或变卖抵、质押财产,并以变现所得优先受偿的,不属于以物抵债范围。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1条 经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同意,可以不经拍卖、变卖,直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作价交申请执行人抵偿债务,对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 以物抵债裁定能否撤销 以物抵债裁定可以撤销。标的物的市场价值出现较大价值变化的时间发生于流拍和法院可以作出以物抵债裁定的合理期限之后,因不存在通过竞价程序校验标的物市场价值的可能,此时,再以最后一次拍卖时所定的保留价裁定以物抵债则会对被执行人显失公平,故法院可裁定撤销以物抵债裁定。 以物抵债的法律规定 1、法律中并没有以物抵债的描述,您可以看看担保法中抵押、质押的规定,是否是您要查询的内容。 2、法律没有禁止以物抵债,实际上这也是实务中存在的操作方式,但是如果涉及到交易过程中以物抵债的约定,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比如抵押登记问题,比如流质契约的问题等。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齐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