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可抗力必然解除合同吗 |
释义 | 不可抗力不必然导致合同解除。不可抗力只是法定的解除事由之一。出现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达的,当事人享有解除权,当事人可以选择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也可以选择变更合同内容等继续履行。也即,当出现不可抗力后,是否解除合同取决于解除权人的选择。可以选择解除合同,也可以选择变更合同,修改履行内容或履行方式、履行期限等。 一、法定合同解除权的规定是什么?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同目的完全不能实现时,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享有合同解除权。 (2)因拒绝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这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于这种情况,另一方可不进行履行催告,径直行使解除权。 (3)因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债务人无正当理由,若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在债权人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债权人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权;若在合同履行期间届满,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则债权人可不进行催告即享有解除权。 (4)因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违约形态有多种,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点不符合合同约定等。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定,当以上情形都没有出现,而法律规定其他情形合同也应该解除时,合同就解除。这实际为将来法律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也防止法律出现漏洞。 二、想解除劳动合同但不去怎么办? 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单方解除,即享有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同。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对于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