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债务转让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人仍应当对债权人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但是,对于债务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债务转让协议或合同,是有效的。 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均应依法履行各自的义务,接受债务人履行义务,是债权人的法定权利。如果债务转让没有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让协议并不能产生对债权人债务承担的效力,债权人仍然可以请求原债务人履行债务。 一、债权转让和债务转让有什么区别 债权转让债务转让的区别是: 1.债权转让采用通知主义,而债务转让采用同意主义。 2.债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权人与受让人(第三人),债务人不是当事人;债务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务人与新债务人(第三人),债权人不是当事人 3.债权转让的债务人可以援用抗辩权和抵销权;而债务转让的新债务人只能援用抗辩权,不能援用抵销权。 二、合同义务转让的情况有什么 合同义务转让的情况有: 1、合同义务的全部转让。在这种情况下,新债务人完全取代了旧债务人,新债务人负责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2、合同义务的部分转让,即新债务人加入原债务,与原债务人一起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务人无论转让的是全部义务还是部分义务,都需要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让合同义务对债权人无效。债权人有权拒绝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并承担不履行或延迟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