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消协详解关于短期培训陷阱
释义
    【消费者协会】消协详解关于短期培训陷阱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中国广大消费者的组织,是一个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群众性社会团体。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协会,是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过民政部门核准登记而设立的,因而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为了在找工作时增强竞争力,不久前,大学生王某掏两千多元报考了一家英语三级口译培训班。之所以选择这家培训班,是因这里承诺能代办口译考试报名。 哪曾想,考试临近时,王某却突然被告知没报上名。一气之下,王某将培训班投诉到了西安市消费者协会。而据市消协有关负责人透露,有名无实的短期培训班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热点,仅11月前10天,市消协就已接到此类投诉10余起。 “短训班的陷阱一般有3类。王某遇到的是第一类:空头承诺代报名。”西安市消协副秘书长说,投诉主要涉及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培训班为揽生源虚假承诺,最终耽误了学生的报名。为避免遇到此类情况,报名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办学方的资质、教学情况,尽量选择办学时间长、声誉好的学校,妥善保存招生广告、发票等各种凭证,对培训机构的承诺一定要让其出具书面凭证。 第二类陷阱是“教育质量不保”,主要表现为课程随意缩水、中途调换老师、教学点长期“打游击”。在一家计算机培训班学习时,因为初级班报名人数少,小李等20多人刚上了一堂课就被合并到了中级班。而在中级班,不但没教材,还经常换老师、换地方,一周内竟换了3个相距很远的地方上课,且承诺的课时才学了一半就让考试结业。小李等学员联名向消协投诉,培训学校竟立时“蒸发”了。 消协提醒各方求学者,报名前要核实培训班的课时数、班级人数,最好咨询一下在读学生该班的安全系数是否够高,千万不要轻信“退钱”的承诺。 第三类陷阱是“乱打外教、名师招牌”。为准备出国,林女士选择了一家“所有课程都是外教授课”的高价培训班,谁知上了课后才发现这里的外教有名无实,缺乏教学技巧,上课成了聊家常。目前很多外语培训机构都大打外教招牌,但所雇用的仅是来华留学生或旅游者,没有教学经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