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公账户给个人打款个人需要交税吗 |
释义 | 企业账户转账给个人账户存在税务风险,但目前多数银行对此监管不严格。公司账户转到个人账户上必备条件是小额且次数不多,备注可以是备用金、工资、福利等。从公司账户往个人账户打款作为取现存在违规问题。公司打款给个人的做账方法是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但需注意税务风险,如被税务视同分红。最好的方式是分多次开现金支票,以降低风险。 法律分析 理论上是要交税的。看这笔款子的性质是怎么样的。 首先给个人可能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部分钱如果属于不得抵扣的钱就要做纳税调整。但是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想办法不纳税。比如税务局给的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手续费。属于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企业账户对私人账户转账怎么转 国家规定,企业账户是不能随便向个人账户转账的,除非是差旅费,劳务费等,但通常要提供相关的合同等,而且转账的金额也一般要以不超过5万元为准,但目前多数银行对此监管并不严格,你这样做目前是没有问题的,但不知道你事后是否将资金还给公司,如果不还给公司的话,会有麻烦的,而且差旅费如果超过一定限额,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不允许抵扣的,最后企业还是要缴税的,至于个人,只要你不违法,不被别人利用你的账户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主要要找个好会计帮你搞定相关事情。 公司帐户转到法人个人帐户上必备条件 1、小额 2、次数不要多 其备注可以是:备用金、工资、福利等。 从公司账户往个人账户打款作为取现,这样做账,从公司账和现金账上貌似没什么,但是存在两个问题: 1、银行对账单上体现的不是取现,而是转账; 2、身为出纳人员,如果把公司账户上的资金转到自己账户上,这本身就是违规,一旦有检查等事情的话就更说不清了。 公司打款给个人,做账方法是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帐务上可以这样处理,但是要注意税务风险: 1、如果是打给公司的关联方,比如说:法人、股东、股东的家人等等,长时间往来帐务都不清理,有可能会被税务视同分红,按照金额*0.20交纳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也是一种变相的抽逃注册资本; 2、同样,以公款为个人购买车辆,房屋等也“享受”这种关怀-视为分红; 3、最好是不要直接打个人卡,实在要用钱,可以分多次开现金支票,那样风险就小很多,可操控性就强。 结语 在公司账户转到个人账户时,需要注意税务风险和合规性。如果是与公司关联方的往来款项,长时间未清理可能被视为分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样,将公款用于个人购买车辆、房屋等也可能被视为分红。为降低风险,建议避免直接打个人卡,可以分多次开现金支票,以提高操控性。请务必咨询专业会计师以确保合规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九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二)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七条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