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应当交纳契税,税率一般是3%,纳税人为承受的单位和个人,纳税地点在土地权属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 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属于转移土地权属的应税行为。受让方应在签署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前缴纳契税,否则,土地部门不予办理土地权属过户手续。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契税的计税依据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即按成交价格的3%进行缴纳契税。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四条 契税的计税依据: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二)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三)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纳税人申报的成交价格、互换价格差额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