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出了事找法人还是股东,法律怎样规定 |
释义 | 公司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人代表和决策人一起承担刑事责任,有参与决策的股东也会承担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经营行为,股东有决策权但一般不承担直接责任。股东会是最高权利机构,法人代表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股东会行使决策权,控股者拥有最大发言权和表决权。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股东会决定经营方针、选举董事监事等职权。 法律分析 公司出了事找法人还是股东要看是什么责任。一般公司的民事责任是罚款的。如果是刑事责任,一般是法人代表和负责决策的人一起承担责任,有些股东参与到决策的就一起承担责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要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负责,而股东对公司业务有决策权,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根据法律程序,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会而不是股东。股东通过股东会行使权利,法人代表是经股东会或者股东会下属董事会选举产生,法人代表行驶公司法定工作并向股东会或股东会下属董事会负责,在股东会中一切事情安排法律程序都是投票表决的,股东会的表决不是按照人数多少而是按照股份比例行使权利的,也就是说控股者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如果公司没有董事会,股东会就成为公司最高权利机构。法律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拓展延伸 公司出了事故,法律如何界定法人和股东的责任分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出现事故时,法律会对法人和股东的责任进行界定和分担。一般情况下,法人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法人应当尽职尽责,确保公司的安全管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负有监督责任。而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其责任相对较轻。股东通常只承担其出资额的责任,除非存在特定情形,如股东滥用权利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公司事故发生。在责任分担方面,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的过失程度、行为表现和损害后果等因素,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在公司出事故时,法人和股东的责任分担将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界定。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出现事故时,法人和股东的责任分担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界定。一般情况下,法人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承担更大的责任;而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责任相对较轻。在责任分担中,法律会综合考虑各方的过失程度、行为表现和损害后果等因素,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对于公司出事故的责任归属,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一百九十条 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九十六条 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置备于本公司。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