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一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旨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该法规定了职业病的定义及其防治工作的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在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职业病防治法》立法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拓展延伸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通过,旨在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政府的责任;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要求用人单位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监护;明确了劳动者的权益和职业病诊断、治疗、赔偿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实施情况方面,自该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加大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力度,职业病发病率有所下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落实不到位、职业病赔偿机制的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施行以来,致力于保护劳动者健康和权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该法要求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尽管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措施落实和职业病赔偿机制的完善。我们应继续努力,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八条 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