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如何看待家长打孩子行为?
释义
    父母打骂孩子是违法行为,严重情节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虐待罪。《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应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禁止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残害婴儿行为,禁止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残疾未成年人。
    法律分析
    不能,父母打骂孩子属于违法行为。同时打骂孩子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构成虐待罪等。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拓展延伸
    家庭暴力:法律对待家长打孩子的立场
    在法律上,家长打孩子被视为家庭暴力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制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家庭暴力是一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无论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都不容忍。对于家长打孩子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强调了家庭和谐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家长打孩子不仅在道德上不被接受,也在法律上受到谴责。法律的立场是保护儿童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为受害儿童提供法律救济和保护措施,同时也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促进健康的家庭环境。
    结语
    家长打骂孩子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虐待罪等。《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和虐待未成年人的行为。法律旨在保护儿童免受家庭暴力伤害,维护他们的权益和利益。家长打孩子不仅在道德上不被接受,也在法律上受到谴责。我们应该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六条 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