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刑法规定决水罪会判多久 |
释义 | 决水罪的主旨是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行为人故意决水、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将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决水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才构成决水罪,而对于一般的决水行为,可以通过民事或行政方法解决。自然灾害引起的水灾不追究刑事责任。决水罪属于危险犯,既遂与未遂以是否满足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 法律分析 一、根据刑法规定决水罪会判多久 行为人故意决水,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决水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才构成决水罪。如果决水行为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农民之间为争水浇地,擅自扒开水渠放水,致渠水漫溢,危害不大的,不宜定决水罪。鉴于决水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实施决水行为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构成决水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决水罪与非罪的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常常会发生一些村组的村民之间,在生产大忙季节或干旱的情况下,或者因水利纠纷,为争水灌溉,互不相让而发生水源纠纷,有的甚至为报复对方擅自扒开水渠放水,致使水流漫溢,冲坏集体或者个人作物,造成一定损失。对此,不能一概都认定为犯罪。区分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决水罪的关键是要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即是否造成或可能造成不特定或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如果没有造成也不可能造成不特定或多数人的伤亡和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即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决水罪不宜以犯罪论处。对于一般的决水行为,主要是依靠民事的或行政的方法加以解决。 由自然原因造成的自然水灾,如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地震引起水灾,台风、海啸引起水灾等,是个人不能预见也不能抗拒的,不能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决水罪属于危险犯,决水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法定构成要件是否齐备为标准。鉴于决水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实施决水行为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构成本罪。 结语 决水罪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故意决水、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决水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才构成决水罪。对于一般决水行为,可通过民事或行政手段解决。自然灾害引发的水灾不追究刑事责任。决水罪属于危险犯,只要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该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 侵占、盗窃或者抢夺防汛物资,防洪排涝、农田水利、水文监测和测量以及其他水工程设备和器材,贪污或者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移民安置和补偿及其他水利建设款物,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