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签订的合同是否需要公证? |
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可以口头或者书面订立,但是书面形式合同的效力更有保障。公证是指遵循法律程序,由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及其相关事实进行证明的一种法律行为。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公证来为合同提供证明和保障。不过,并不是所有合同都必须进行公证,一些特定的合同如不动产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法律规定要进行公证。如果当事人认为一份合同需要公证,可以自愿选择进行公证。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方式。书面合同应当载明全部条款并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一条:为了证明各种法律行为及其事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特制定本法。 总之,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和法律规定。在需要证明合同有效性或者保障自己的权益时可以选择进行公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