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家秘密的范围包括什么
释义
    国家秘密的范围包括国家事务、国防、外交、经济、科技、安全等方面的秘密事项,泄露国家秘密的立案标准包括泄露数量和后果严重程度等要素,国家秘密的定义涉及国家安全、法定程序和限制知晓范围等。根据《保密法》,泄露国家秘密将面临刑事追责,不符合刑事处罚的情况可受到行政处分。
    法律分析
    一、国家秘密的范围
    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8、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5、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6、利用职权指使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国家秘密的定义
    1、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依照法律规定的一定程序加以确定,而不应由任何个人或组织任意确定;
    3、在某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只能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道。
    根据《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结语
    国家秘密的范围广泛,包括国家事务决策、国防建设、外交活动、科技、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泄露国家秘密的立案标准也明确规定,包括泄露数量、泄露对象、泄露方式等。国家秘密的定义与国家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需按法定程序确定,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晓。根据《保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将受到刑事追责。对于不够刑事处罚的情况,也可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国家秘密确定、变更或者解除不当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机关、单位予以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关机关、单位应当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机关、单位存在泄密隐患的,应当要求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对存在泄密隐患的设施、设备、场所,应当责令停止使用;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给予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发现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督促、指导有关机关、单位进行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