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原则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释义
    民法典规定,要遵守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
    1、平等原则:个人、个体工商户、企业、公司、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个人或者组织,在民事活动、民事诉讼活动中一律享有平等的地位,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不享有特权。
    2、自愿原则: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所实施的行为,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例如:
    (1)各民事主体之间可自愿订立合同,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
    (2)在民事诉讼中,各方也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组织调解时也应当遵循各方当事人的意愿。
    3、公平原则:在民事活动中,应当注重公平。例如:
    (1)各民事主体协商一致签订的合同若显失公平,则可以申请撤销。
    (2)在民事侵权案件审理活动中,审判机关也会基于公平原则并根据实际损失和各方的责任大小确定赔偿金额,确保案件的处理结果对各当事人都公平。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例如:
    (1)合同各方当事人都应当按照各合同的约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无论是当事人、证人还是代理人都应当如实称述客观事实,不能捏造事实、虚假表述。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例如:
    (1)各方签订了关于房屋份额分配的协议,但该房屋因违法私建而被认定为违章建筑,则该协议也因违法导致无效(2)婚内一方将财产自愿送给第三者,该行为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原配可以主张第三者退还。
    6、绿色原则:民法典新增基本原则,即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应当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杜绝铺张浪费、污染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3: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