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父母离异对孩子影响及应对方法
释义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应通过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会根据孩子年龄和意愿来判决。根据《民法典》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孩子一般判给母亲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孩子则根据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来判决。法院更有可能将抚养权判给父亲的情况包括:女方有重大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男方不能再生育、男方年龄较大且女方处于生育期、女方有不良嗜好或不稳定经济状况。
    法律分析
    一、父母离婚孩子该怎么办
    1、父母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能够就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按照协商结果来。协商不成的,父母可以就抚养权问题向法院起诉,法院一般会将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判给母亲,让母亲抚养孩子;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在询问过孩子的意愿的情况下,将孩子判给他愿意随之生活的一方。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什么情况下法院将孩子抚养权判归男方的可能性较大
    1、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2、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3、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4、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5、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
    6、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的。
    夫妻双方对哺乳期后、二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争执不下时,人民法院一般会依照上述法律规定,结合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情况下,谁具备上述优越条件的,即由谁优先取得孩子的抚养权。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父母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问题需要根据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来解决。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孩子,法院一般会判给母亲抚养;而对于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在考虑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做出判决。然而,如果女方有重大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男方无生育能力、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问题等情况,法院可能会将孩子的抚养权判给男方。因此,在夫妻双方争执不下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 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二十一条 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