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对什么的违法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释义
    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
    1.《条例》明确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实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效衔接、联动实施、一体推进,建立部门协同、社会联动、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明确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布局中统筹考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控制碳排放的要求。
    2.《条例》确立了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管理体制,明确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机制,统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机制的日常工作,组织落实领导机制的部署安排,协调推进相关工作。《条例》规定了市和区人民政府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职责及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3.《条例》明确将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行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积极合理发展天然气,推广清洁能源生产使用,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优化用电结构,提高净外受电和绿电比例。将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实行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产业政策,采取措施优化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产业结构,推进工业绿色升级,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同时,将促进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对绿色消费、绿色公益、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提出了要求。
    4.《条例》还明确重点领域、行业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降低工业生产能耗,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和新能源机动车船,加强绿色港口建设,推进建筑节能低碳,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实施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农业节水增效。同时,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强化农用地保护管理,鼓励碳汇项目开发,有效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的固碳作用。
    法律依据
    《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_为了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_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活动。
    第三条_本市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当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实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效衔接、联动实施、一体推进,建立部门协同、社会联动、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第四条_本市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机制,统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协调解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大问题。
    市人民政府应当科学编制并组织落实本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促进碳中和的政策措施,确保本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区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实现。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第五条_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机制的日常工作,组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机制的部署安排,协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
    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规划资源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保证本行业、本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实现。
    教育、科技、财政、水务、市场监管、统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
    第六条_本市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布局中,应当统筹考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控制碳排放的要求。
    第七条_单位和个人应当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遵守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活动。
    第八条_本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研究开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第九条_各级人民政府、有关单位应当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营造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部门、学校应当将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绿色低碳意识。
    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将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纳入公务员教育培训内容。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知识公益宣传,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条_本市加强与北京市、河北省及其他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沟通协作,推动资源能源合作,促进绿色低碳科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节能降碳、增加碳汇等工作。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