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关于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释义
    关于离婚的法律程序有哪些涉外协议离婚程序涉外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适用涉外协议离婚,而应当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基本条件
    (一)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
    (三)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没有争议。协议离婚程序(详细)协议离婚也叫“双方自愿离婚”,是指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并通过婚姻登记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其主要特征,一是当事人双方在离婚以及子女和财产问题上意愿一致,达成协议;二是按照婚姻登记程序办理离婚登记,取得离婚证,即解除婚姻关系。协议离婚必须办理离婚登记。鉴于当下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许多朋友向我们咨询如何进行离婚。事实上离婚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而一般离婚指的是诉讼离婚。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有没有合好的可能,是界定能否离婚的重要标准。双方都同意离婚的,对子女、财产、债务等双方达成一致,经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不必到法院诉讼。一方要求离婚而对方不同意或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对子女、财产等存在争议的,如协商不成,仍需提起诉讼。离婚诉讼一般要经过下列步骤:
    1、起诉方(原告)首先书写起诉状、准备好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提供结婚证以及感情破裂的相关证据。财产争议为主的离婚纠纷,应提供财产的权属证据(是婚前的个人财产还是婚后的共有财产)有子女的应提供子女情况证据材料等。充分准备之后,再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一般情况,适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到被告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立案,但被告服刑、就医或出国的除外)。被告方应在收到起诉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供答辩状,并准备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2、离婚案件中子女的抚养,双方可协商解决,子女随(监护)一方生活,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抚养费。双方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判决依据>的规定,考虑到双方的生活等条件,本着有利于子女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原则,决定子女由哪一方抚养。因此,提供这方面的证据,帮助法院正确认定双方的抚养能力至关重要,如经济收入、住房状况、文化程度、个人素养等都是参考的依据。
    3、财产分割方面主要是,将婚前婚后财产划分清楚后,婚前归个人所有,婚后共有财产平均分割,双方有约定的按约定执行。个人财产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归一方所有:
    (1)一方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所获医药费、残疾人生活补助金等费用;
    (3)确定归一方的遗嘱或赠与;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