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可以提出公司解散 |
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同意可解散公司,若公司经营困难,持有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请求法院解散。困难情形包括:两年无法召开股东会,两年无法做出有效决议,董事冲突无法解决,经营困难导致股东利益重大损失。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可以解散公司。 存在以下情形,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拓展延伸 公司解散的程序和要求 公司解散的程序和要求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公司法和相关法规,公司股东或董事会需要通过决议来提出解散公司的意向。其次,根据法律规定,公司需要向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解散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证明材料。这些文件可能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议决议、财务报表等。接下来,相关政府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可能要求补充材料或进行调查。最后,如果审查通过,政府机构会发出公司解散的决定书,公司解散程序正式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程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公司解散前,应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遵守法律要求。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可以解散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存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形,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解散程序通常包括提出解散意向、提交解散申请、政府机构审查和发出解散决定书等步骤。具体的程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建议在解散前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遵守法律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