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拒不提供证据的后果
释义
    可能涉嫌犯罪。
    拒不提供证据的行为可能构成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虚假破产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等罪名。
    不利后果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对当事人的陈述全部或部分不予采信。
    2、对当事人的主张全部或部分不予采信。根据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导致事实真伪不明时,对当事人的主张不予支持。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民事诉讼中,法院是没有义务给原告或被告调取证据的。原告不提供证据有可能承担败诉的风险。
    法院也有调取证据的时候,分为两种情况:
    (一)依职权调取证据,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的;
    (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二)依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况:
    (1)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
    (3)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三百一十一条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8: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