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依法确定监察官的哪些制度?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通过和制定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旨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强化监察官责任和宗旨意识,丰富国家反腐败立法,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 法律分析 制定监察官法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两项职责,应当说这个责任是非常重的。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次制定监察官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宪法和监察法的规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监察官责任和宗旨意识,进一步丰富国家反腐败立法,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又一重要制度性成果。 拓展延伸 监察官制度的法定要素是什么? 监察官制度的法定要素包括法律依据、组织架构、职权权限、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首先,法律依据是监察官制度的基础,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察官的设立和职责。其次,组织架构是监察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监察机关的设置、内部机构和职位设置等。职权权限是监察官履行职责的依据,明确规定了监察官的权力范围和职责。选拔任用是保证监察官素质的重要环节,应该通过公开、公正的程序选拔和任用合适的人员。最后,监督机制是监察官制度的重要保障,包括对监察官行为的监督、责任追究和监察机关自身的监督等。这些法定要素的完善和有效运行,能够确保监察官制度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 结语 制定监察官法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通过,明确了监察官制度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两项职责,责任重大。制定监察官法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丰富国家反腐败立法的重要成果。监察官制度的法定要素包括法律依据、组织架构、职权权限、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完善和有效运行这些要素将确保监察官制度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六条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第十四条国家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