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隐瞒真实年龄结婚是否算骗婚? |
释义 | 婚姻诈骗已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隐瞒真实年龄不算骗婚,但可起诉婚姻无效。虚构事实是捏造不存在的事实,隐瞒真相是掩盖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国《民法典》对借婚姻骗取财物的行为没有明确规定,使得婚姻诈骗难以打击。 法律分析 隐瞒真实年龄并不算骗婚,只要结婚时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件即可,如果到现在都不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可以起诉婚姻无效。 “骗婚”行骗者,可依据国家合法的婚姻登记程序,或以婚姻为诱饵的形式,来诈取他人的财物。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然而现在,婚姻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这种也是最难打击的。 什么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刑法上的虚构事实,就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可以是虚构全部的事实,也可以是虚构部分事实。隐瞒真相则是指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这种事实如果为他人知道,便不会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 我国《民法典》对借婚姻骗取财物之规定 我国《民法典》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目前,我国的《民法典》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 拓展延伸 隐瞒真实年龄的法律后果与责任 隐瞒真实年龄在结婚中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结婚是基于双方自愿、真实和公开的信息进行的。如果一方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这可能被视为欺诈行为,涉及到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中,如果其中一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并且隐瞒了这一事实,婚姻可能被视为无效或无效。此外,隐瞒真实年龄还可能导致其他法律后果,如婚姻财产分割、抚养权和监护权的争议,以及对欺诈方的法律责任追究等。因此,隐瞒真实年龄在结婚中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对婚姻的合法性和相关权益产生重大影响。 结语 隐瞒真实年龄在结婚中可能引发法律后果与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结婚应基于双方真实、自愿和公开的信息。一方若隐瞒真实年龄,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涉及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在某些法律体系下,若一方未达法定结婚年龄且隐瞒此事实,婚姻可能被视为无效。此外,隐瞒真实年龄还可能导致财产分割、抚养权和监护权等争议,对欺诈方追究法律责任。因此,隐瞒真实年龄在婚姻中是严肃问题,可能对合法性和权益产生重大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